根据闻一多对神话和诗歌中端午节起源的详细考证,确认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代的“龙舟节”。从此,华夏子孙有了隆重的祭龙仪式,端午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之一。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因中国汉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白蛇传说而广为人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起源于对天象的崇拜,由古代的龙舟节演变而来。后来,传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于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杀。人们也把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端午节可不可以发红包给老人?

据闻一多先生在《神话与诗》中对端午节的来历有较详细的考证,确认端午节是我国古代民族的“龙子节”。它是祭祀龙——传说中祖先的日子,华夏族的先人以龙为部族标志,即是以龙为图腾的民族,伏羲、女娲、颛顼、禹都是龙族著名领袖,龙是法力最大的神灵,后人也把这些著名的祖先视为龙。古人经典说:“伏羲人面龙身”、“鲧(禹之父)死,三岁不腐,剖以吴刀,化为黄龙,是用禹出,

”华夏族的后人从此有了祭祀龙的盛典,端午节便是其中最隆重的节日。古人认为,龙是主宰一切的神灵,天地有金、木、水、火、土,分由五龙主管,《汉书.匈奴传》有“五月,大会龙城”的记载,以五月五日最为隆重。在举行龙祭的同时,逐渐有了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挂蒲剑、洒雄黄水、带荷包、捉蛤蟆等活动,后来,人们把这个节日和屈原沉身汩罗江的日子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成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了。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端午是一盏绵长甘冽的雄黄酒“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动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唐代诗人殷尧藩的《端午日》,再现了古人在端午节这一天,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祈福平安的风俗图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因为中国汉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白蛇传》而广为人知。清代诗人李静山诗赋市井人家的端午生活:“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古代科技文明水平和医学知识有限,门上挂桑椹,菖蒲,插艾,与饮雄黄酒的风俗,已传习至清代,都是为了杀菌驱毒、祈福迎祥,反应了古人防病健身的一种节令健康追求。而高悬黄纸帖,则是巫术活动,用于辟邪,诗的最后两句可谓诙谐幽默,李静山在诗中感叹,你把驱邪的灵符高悬于门外,账主子恐怕就不敢上门来了,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端午节马上来临,你心中的端午节是什么样子,如何打算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活动有一些,比如赛龙舟,包粽子,在小孩子的胳膊、腿上缠一些五色线(也叫五色绳、五彩绳主索等),在门头挂艾草,吃吃家常饭菜,01大河里面赛龙舟。城市里有一条宽阔的河流,在水流平缓的地方举办赛龙舟比赛,现场十分热闹,比赛异常激烈,02找芦苇叶,买江米,包粽子。包粽子自然不可少,但一般是年龄较大的父母一辈人才愿意去花时间买粽子叶,挑选江米(或者黄糯米),红枣、花生等食材,

年龄小的不会或者不想受那个麻烦。现在的人生活节奏快,大部分时间静不下来,但是父母一辈却能一上午,一下午的为了做一顿饭而忙忙碌碌,家里大人小孩聚齐了,一会儿就吃完了,然后是收拾残局。03缠五色线,在小孩子的胳膊、腿上缠一些五色线据说是为了避邪,保长命百岁的。当然寓意吉祥,我小时戴过,上学后慢慢地就不戴了。

作为一种风俗,老人们特别讲究,也很认真,但是时间的推移,现在这种风俗在城市里越来越淡化了。在农村还存在一些,或者作为一种非物质遗产、作为一种表演存在,自己的儿子小时候戴过,稍微长大些就不戴了。04在门头挂艾草,艾草主要是驱除虫蚁、净化空气的作用。也有的说法为家里招来福气,在农村,很多田间地头就可以找到艾草,取用方便。

05地方美食,随着年龄的增长,处于健康原因,吃甜食越来越少,吃粽子以品尝为主,但是小孩子喜欢。端午节回老家看父母。你想吃什么?自然是小时候经常吃的家常菜,比如韭菜盒子、豆角面、拉面、葱油饼、小米粥、突发玉米等。我父母种了一些时令蔬菜,如黄瓜、西红柿、青椒、茄子、豆类等。在我的门前,这样我就可以放心的成长一个小长假,也就是一天双休。我会和父母说话,听他们唠叨。时间很快就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