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家居现在很流行,全屋定制很火爆,都在奔着多品类、全品类搞事,但有没有想过,至少5成的消费者并不乐意购买同一家品牌,他们会觉得什么都做,可能并不专业。咱们中小公司实力不够,完全可以从某个细分品类入手,橱柜衣柜的大鳄们很难挑战,不好做了,那能不能看看书房、客厅、卧室等某个场景,有没有垄断者的存在,只要不是铁板一块,就有我们的用武之地。

比如,我就做成客厅定制这块的老大,客厅要定制就找我。如果做书房有优势,那就死磕书房场景,如果成为这个细分领域的老大,估计很多有书房的家庭或办公室都会来找你。大材研究创始人、《新零售实战》作者邓超明有一个建议是,区域性的公司,不如回归到做样板市场的传统阶段,把某个市场做透,跑通一种模式,树立一个响当当的样板,后面招商加盟与网点复制,相对容易。

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做好一个店,搞定一个市场,引爆一种模式。即使我们讲了很多差异化定位、放大细分市场优势的道理,听了很多有意思的课,现实情况依然会很残酷:同质化、高强度的竞争环境下,找不到出路的定制家居公司预计不在少数。大材研究预判,2018年还会有更多公司转型定制家居,努力耕耘三五年时间,在各个区域市场上,全国连锁品牌与中小区域品牌展开多轮交锋后,一些中小公司赚到一些钱后,难以支撑后续扩张,局面会非常艰难,可能退出市场,转型重寻出路。

家具行业难熬,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

主要原因肯定是竞争加大了,如果竞争很小,怎么做都能赚钱, 那肯定就不难受。现在大公司多了,都有实力,你想低价卖货,那些大品牌也能低价,还有好的服务、有品牌影响力,你说消费者会买谁的?你想赚三四五线城市的钱,以前大公司集中开发一二线,没有顾得上扩张。现在大公司也在搞渠道下沉,往县城布局,开的店越来越多,抢生意的力度越来越大,所以,你就是在一个县里,可能卖家具也要面临几家或者十几家知名品牌的竞争,肯定钱不好赚了。

那么,大公司的日子是不是就很好了?也不是,大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上市公司,每个季度、半年度、年度要发报告,给公开自己的业绩,风吹草动都会影响股价,影响市值,也会影响到融资能力,大家都紧张,生怕业务出现波动,都在千方百计扩大营收,提高增长速度,心里那根弦绷得紧紧的,你说会好受吗?日子过得也不轻松。

再加上消费端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买品牌货,但90%的公司都不是知名品牌,没有完善的售后,没有响亮的招牌,也没有比别人好的质量,怎么办?只有千方百计想更多办法谈单,难度可想而知,感觉自然不好了。 再加上环保政策很严,一中小家具厂没有能力做环保改造,或者资金有限,咬牙提升环保,日了过得很紧张。所以,大家都会觉得做生意不容易,这很正常,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